【睦立群 x 地產小週報】
每週地產新聞?
每週我們將推播桃園地產新聞
並且將新聞完整文章,放在睦立群地產官方網站。
趕快看看下面的新聞吧!
1. 從建設看見蛻變翻轉的新桃園
Yahoo!新聞 | 記者 Y!新聞編輯部 | 2022-10-13 15:22
桃園市人口已逾227萬,平均年齡約40.51歲,為六都最年輕的直轄市。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,今年桃市府分別在「2022年全球卓越建設獎」獲得2金2銀的殊榮,以及「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」囊括27項大獎,市府不僅在公共工程品質、設計理念、維護管理及設施可及性獲得國內、外認同,也讓桃園在完整擘劃的公共建設、福利政策推動下,帶動城市建設再進化。
孕育在地新亮點,讓世界看見桃園公共建設之美
工程追求高品質,建設求創新,讓市民感受「無聲的改變‧有感的建設」是桃園市府團隊共同追求的目標。有全球建築界奧斯卡金像獎美稱的「2022年全球卓越建設獎」,桃園市是全台獲獎最多的單位,其中獲「環境類」金獎的「大有梯田生態公園」,是全台首座以低環境衝擊工法打造的農村生活體驗公園;「橫山書法藝術館」則榮獲「公部門基礎建設/環境適意工程類」金獎,以公園為「硯台」、埤塘為「墨池」概念設計,更是全台首間官方書藝主題館,這些建設融合在地生態、文化與藝術,成為親子活動、教育推廣及交流空間,讓世界看見桃園、看見台灣。
汙水廠華麗變身,締造高品質公共建設
「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」,桃園市榮獲27項大獎,包含3座特別獎、16座金質獎及8座優質獎,涵蓋公共建設規劃設計、施工品質、維護管理、環境文化等類別;其中榮獲最佳規劃設計類特別獎的「中壢污水BOT(水資源回收中心)計畫」結合中央地方及民間力量,採促參方式施工污水下水道系統,完工後總接管戶數達19萬戶,每日污水處理達15萬噸,水資源回收中心結合新街溪河岸整治,形塑親水綠帶,成功打造優質的環教園區。
桃園客家四館,展現客家文化底蘊
桃園市同時也是全台客家人口最多的城市,為保留客家歷史、文化與發揚客家精神,市府以「客家走入生活、連結在地,成為城市的亮點」為目標,打造客家四大亮點館舍。其中「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」獲2022北美照明協會-國際優秀獎及第21屆公共工程金質獎;「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」獲2022德國ICONIC創新建築設計獎優勝獎;「台灣客家茶文化館」榮獲2022墨爾本設計大獎銀獎及美國謬思設計大獎銀獎;「桃園北區客家會館」則榮獲2022年義大利設計大獎銅獎及布里斯本設計大獎銀獎。
「桃園三支箭」,帶動城市轉型
「桃園三支箭」包括捷運軌道「三心六線」、航空城計畫及亞洲.矽谷計畫,帶動城市基礎建設轉型與智慧城市發展。
桃園機場捷運線延伸至中壢站,將串聯機場、高鐵及台鐵中壢車站;捷運綠線第一階段全數完成發包,鐵路地下化更是桃園城市翻轉的重大建設,將搭配「捷運三心六線」計畫,打造北北桃1小時軌道生活圈,為周邊帶來經濟大翻轉。
桃園航空城計畫總面積達 4,564公頃,目前已進入實質施工階段。規劃設置優先產專區,以發展航空輔助、智慧車輛、國際物流、生物科技、綠色能源、雲端運算等6大優先產業為目標,未來將成為高科技產業樞紐。未來亞洲.矽谷創新研發中心的「雙塔建築」將成為青埔新地標,將邀請科技大廠及新創團隊進駐,成為發展5G、AIoT 等產業的重要基地。
桃園持續推動建設,穩健財政低負債
受限《財政收支劃分法》規定,桃園每年獲配財源數均為六都之末,但經積極向中央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、專案補助、競爭型等計畫型補助款,依財政部國庫署公告數據,截至111年7月底,桃園市公共債務為240億元,人均負債為1.06萬元,以上兩者皆為六都最低;債務餘額相比103年升格前的262億元,減債22億元。
在「穩健建設、穩健財政」基礎下,桃園目前核定的重大施政所需財源穩定無虞。另根據調查,桃園已連年奪下六都『最幸福城市』的前段班,顯見近年在建設推動下,讓市民感受到桃園已逐漸蛻變為對環境、生態友善的城市,並讓各世代居民都能找到理想的生活方式,展現安居桃園最幸福的模樣。
信義全球資產桃園商仲部經理張桂珍指出,從上市櫃法人大型交易統計數據觀察,桃園截至前三季為止,工業地產總交易達280億元,規模居六都之冠,買方集中在傳產、科技業。
從產品類別分析,近幾年理貨倉庫、物流中心等相關地產,在後疫情時代電商產業崛起而受到矚目,買方對倉儲、物流空間需求遽增,帶動土地、廠房交易,如統一集團就以10.3億元取得楊梅工業土地,將做物流倉儲使用。
張桂珍表示,企業選擇在桃園布局倉儲廠,首先原因是桃園擁國際機場,鄰雙北市形成北北桃生活圈,地理位置有利物流往來;此外,相較雙北地區土地稀缺且價高,桃園擁有方正、大面積工業土地,可供企業依需求興建倉儲廠房、理貨中心;同時,桃園多項園區開發計畫,包括航空城、沙崙產業園區等,吸引產業進場布局物流中心。
原文網址: 3優勢吸引企業主 全台4成工業類建照核發集中桃園 | ETtoday房產雲 | ETtoday新聞雲 https://house.ettoday.net/news/2361660#ixzz7iEZ2hi4F
Follow us: @ETtodaynet on Twitter | ETtoday on Facebook
2. 全台上半年工業類建照核發總面積76萬坪 桃園居冠占近4成
鉅亨網 | 記者 張欽發 | 2022-10-19 18:20
3. 桃園綠捷潛盾機換切刃齒 鄭文燦:有信心116年全線完工
聯合報 | 記者 鄭國樑 | 2022-10-19 14:16
![鄭文燦市長和市議員陳美梅為捷運工程人員加油打氣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 鄭文燦市長和市議員陳美梅為捷運工程人員加油打氣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](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10/19/realtime/19017061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800&exp=3600&w=930)
鄭文燦受訪的時候表示,捷運綠線GC03標潛盾工程自北出土段至G07臺鐵桃園站,路線長5.8公里設置6座地下車站,因為行經中正路寬僅15公尺的舊市區路段,原本預估施工最大的困難點在這個路段用2座中圓隧道潛盾機採上、下堆疊的方式發進。
但隨著去年傳統圓潛盾機由北出土段往G12站方向推進,因途中將穿越高速公路下方地層,在卵礫石區間鑽掘,90至100公分的大顆高石英含量粒卵礫石比率高又堅硬,粒徑分布差異大,造成切刃齒磨耗比預期嚴重,還有疫情期間外籍工程師往返不便,對潛盾工程形成極大的挑戰。經評估後決定依地質特性,重新設計製造規格更強的潛盾機切刃盤與切刃齒,確保捷運綠線施工更安全。
鄭文燦表示,更換新型的切刃齒以後,1天可以推進約8.4公尺,大約為7格環內板,預定明年3月可以推進到G12站,也就是中正北路前的這站(中正、蘆興南路口),後年6月可以推進到G10站中正、慈文路口。所以今年到明年是關鍵年,潛盾工程要穿越80公尺寬的高速公路地下層,施工團隊準備完善專業判斷力強,目前已經完成的隧道工程都很穩定,有信心綠線捷運主線可以在116年底完工。
鄭文燦說明,GC03標已經更換新式更環保,更有效率的潛盾機,希望高速公路這一段80公尺的潛盾工程能順利完成,等進入平面路段的時候,一天大約可以完成12公尺潛盾,與各個捷運車站都會陸續在工程預定的時間表內完成。
鄭文燦今天下到傳統圓隧道工區,了解切刃盤組裝及施工整備情形,並於垂直工作井看新裝上的切刃盤。他肯定施工團隊準備工作完善。
捷運工程局長陳文德表示,目前捷運綠線執行進度約23.66%,整體進度微幅超前,各車站結構工程也在進行中。針對去年切刃盤異常磨耗情況,現在除已更新加強切刃盤強度,也全面檢討掘進管理及未來備品更換等作業,並將經驗回饋至後續發進的潛盾機,避免再發生類似情況。
陳文德說明,切刃盤重新組裝完成後,傳統圓潛盾今年11月起陸續發進,中圓潛盾機也將於明年發進,捷運工程局將持續督促廠商,全力達成115年G32站通車至G11站,116年不只全線完工還要通車的目標。
![鄭文燦市長到捷運綠線GC03工地了解潛盾機施工狀況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 鄭文燦市長到捷運綠線GC03工地了解潛盾機施工狀況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](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10/19/realtime/19017062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800&exp=3600&w=800)
![桃園捷運綠線工程潛盾機設備在地面下施工的情形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 桃園捷運綠線工程潛盾機設備在地面下施工的情形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](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10/19/1/19019625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800&exp=3600&w=800)
![捷工局說明潛盾機施工過程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 捷工局說明潛盾機施工過程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](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10/19/realtime/19017064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800&exp=3600&w=800)
![從地面上的工作井往下看,可以看見潛盾機新裝上的切刃齒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 從地面上的工作井往下看,可以看見潛盾機新裝上的切刃齒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](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10/19/realtime/19017065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800&exp=3600&w=800)